人体经络示意图
人体经络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神秘而又高深莫测,因此学习和运用都有困难,在此用通俗的比喻显示人体经络示意图,以期便于理解人体经络。
无源之水是不可能长久的,河水之所以能够千年万年川流不息,就是因为有源头,而人体经络的源头就是存在于人体肾脏的先天元气。它保护人体不受病邪侵害,温煦人体脏腑,肢节,推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没有了元气,那么人体的气血就会停止活动,生命就因此而终结。
河流上的大水库——脾胃,气血生化之源
大型的水库在河流上的租用举足轻重,他能调节水流的流量,为干枯的河道提供充足的水源。人体的脾胃通过对食物的运化,为经络这条“大河道”提供营养人体的气血。因此气血是否充足,是由脾胃的功能所决定。
河道——经络
河道就是河水的通路,人体的经络正式运行气血至脏腑、肢节的主要通道。
河水——气血
河水在流经的地域滋润万物,养护生命。而人体经络中的气血同样会滋养所流经的人体肢节与脏腑。
河流上的小水库——人体经络上的穴位
河流上的小水库可以调控河流中的水量,在干旱枯水的时节,可以补充河道中的流水。人体经络上的穴位也同样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人体经络中的气血衰微时,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百病丛生。此时如果增补元气,加强脾胃功能,虽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费时较长,不能解决眼前救急的问题,启动经络上的穴位,补充并推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河流周围环境——五脏六腑、四肢
河流周围的生态环境要维持正常与平衡,那么河流的运行必须是正常的,河流中的河水必须是充足的,河道必须是畅通的,如果生态环境出了问题,那么河流的运行就出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全面治理整条河流。人体的元气充沛,气血充足,经络畅通,那么人体脏腑四肢就会非常健康。如果脏腑、肢体出了问题,就说明人体经络这条大河出现了问题,要解决根本问题,就要对经络进行全面治理,补充元气,充盈气血,打通经络。
综上,经络是一个通道结构,它运行气血,使人体营养、调控、修复脏腑与肢节的唯一系统。
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有利肺部排出血液中的污物。
人体经络图经络理论是中医最基础的理论,无论是中医的外治疗法,如针灸、推拿还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中,经络理论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认识中医就从了解人体经络图开始,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学说是中医的精髓之一,与脏腑、气血等基础理论一起,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体经络图,是经络养生、经络保健、经络疗法的先决条件,不明经络,开头动手就错,古往今来的注明中医学家都对人体经络有着很深的研究,比如鼎鼎大名的李时珍除了编写出了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在经络研究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奇经八脉考就是其对经络研究的总结。人体经络图由十二经络图和奇经八脉图组成,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图、手厥阴心包经图、手少阴心经图)、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图、手少阳三焦经图、手太阳小肠经图)、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图、足少阳胆经图、足太阳膀胱经图)、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图、足厥阴肝经图、足少阴肾经图)。 奇经八脉图片包括督脉图、任脉图、冲脉图、带脉图、阴维脉图、阳维脉图、阴蹻脉图、阳蹻脉图共8条。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也称为“正经”。奇经八脉的“奇”有“异”的意思,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
针灸宝以0—9数把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归纳于1个穴位,在针灸时既可针也可灸,既可补也可泄,既可升也可降,既可内也可外,既可治病也可美容,既可保健养生也可气功修炼。在病情发展快速恶化,常规方法不见效更应采用针灸宝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