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他对于钱的态度来看,他应该是已经彻底大彻大悟了,他常常一掷千金,但也有可能时时身无分文是一个穷光蛋,但是也有很多人说,侯先生绝对是一个入世的人,因为他对于故土,对于亲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群的那份情感,他的流泪,他的伤心,他的固执,都可以说他并没有完全的大彻大悟,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侯希贵:我不喜欢浪费,人家吃不完的饭,你没见过我,我确实把人家吃不完的饭赶到自己碗里,这是粮食,一粒粮食一滴汗,因为我这个人受过苦,是不是?我什么都干过,我也是农民出生吗?我爹爹妈妈都是唱戏的,是不是。
主持人:你最苦的时候是什么一种状态?
侯希贵:我最苦的时候?小时候,那时候年青,家里也没钱读书,旧社会讲是戏班王子,我们都是唱戏的,唱戏的有什么钱呢?根本就没什么钱,是不是?那时候都是想找饭吃,家里出生都是贫苦农,很穷家里,就是说我就牢记这件事,记在心里。电没关,我都赶快关掉,水龙头滴水,把龙头关好,出门关电扇,我就很注意这些小事。
主持人:是很节约的。
侯希贵:你看那香港老板,请我吃一餐饭。十九万八千一桌,我的天了。
主持人:那是吃些什么东西?
侯希贵:我就不讲了,反正那餐饭我是亲眼看到开的发票,十九万八千块钱,我说,你这是搞什么名堂?请我吃饭花这么多钱干什么?随便吃点菜就可以了,我说我不吃了,我就坐在那儿想,要是我们湖南父老乡亲坐在这席上看看,这不是铺张浪费吗?你给我们湖南的这个大队。一年都吃不完,太浪费了。这个老板我骂了他,我说你这是搞什么名堂,你这笔钱你就给我,给我湖南,我资助哪个村,哪个大队,都很好啊!你这不是浪费吗?当时我就没吃,跑到街上,吃了四碗面条,吃了四碗光头面,八块钱,我就花了八块钱啦。
主持人:有本你的画册,那上面有很多照片非常不错,我是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张,年轻,年轻的时候有一张,就是这一张,你看,是吧,我比较喜欢这一张,那我觉得在这整个相册里面发现有好多照片都是你跟那些女的影星啊,女的歌星啊,反正是女的演艺界的人士照的特别多照片,这个是澳门的行政长官,对不对?何厚华,对,那里面还有好多,什么小燕子,董文华,杭天琪,反正很多这样的女演员。
侯希贵:他们把我比作,好象我的长相象个佛爷一样,好象挨着我能沾财气一样的,你看每一张照片,我没有靠她们嘛,她们是靠着我照的,人不亲,台板子亲吗?对不对。我跟李谷一就这么说,我说人不亲,我台板子亲,因为我是当演员的。
主持人:周围的人说你是一个可以说是对戏剧非常熟悉的人,什么剧你都能唱,京剧、越剧,是有这回事吗?
侯希贵:有。
主持人:你都能唱,是吗?
侯希贵:能唱。
主持人:那今天是不是现场给我们表演一下。
侯希贵:好吧,那我就站起来唱好不好。(侯希贵唱京剧、豫剧、评剧、花鼓戏)
主持人:有没有想过自己在这方面,别人说北京玩票,你自己有没有去组过剧团,自己再组织组织这样的演出。
侯希贵:有“希贵杯”了,全国性的“希贵杯”。
主持人:青年歌手大奖赛。
侯希贵:我的目的是把湖南多培养点人才,为我们国家多培养点人才。象宋祖英,李谷一,张也都是我们湖南人,对不对。
主持人:对。
侯希贵:再推一批上来。
主持人:你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有没有什么遗憾觉得特别后悔?或者是觉得心里放不下?
侯希贵:我没有什么后悔,我想给人民,给湖南人民做好事,越是给湖南人民给钱多,心里越舒服,我一心一意就是想家乡人民,很多人要我到澳大利亚去定居,到美国去定居,我都不去,我还是会留在中国这块领土,我舍不得我们湖南这个地方,整天就想这些事。
主持人:为什么呢?
侯希贵:说我人好啊,不讲假话,我实事求是,我家乡有困难,我就向他们要钱,他们都愿意给我,100万、200万、300万、400万,我背回来,他们愿意给钱。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这里是《湖南名人本色》,那有很多人说侯希贵先生是个非常出世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他对于钱的态度来看,他应该是已经彻底大彻大悟了,他常常一掷千金,但也有可能时时身无分文是一个穷光蛋,但是也有很多人说,侯先生绝对是一个入世的人,因为他对于故土,对于亲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群的那份情感,他的流泪,他的伤心,他的固执,都可以说他并没有完全的大彻大悟,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侯希贵:我不喜欢浪费,人家吃不完的饭,你没见过我,我确实把人家吃不完的饭赶到自己碗里,这是粮食,一粒粮食一滴汗,因为我这个人受过苦,是不是?我什么都干过,我也是农民出生吗?我爹爹妈妈都是唱戏的,是不是。
主持人:你最苦的时候是什么一种状态?
侯希贵:我最苦的时候?小时候,那时候年青,家里也没钱读书,旧社会讲是戏班王子,我们都是唱戏的,唱戏的有什么钱呢?根本就没什么钱,是不是?那时候都是想找饭吃,家里出生都是贫苦农,很穷家里,就是说我就牢记这件事,记在心里。电没关,我都赶快关掉,水龙头滴水,把龙头关好,出门关电扇,我就很注意这些小事。
短片]9月16号,侯希贵在桃源捐款230万元以后,习惯性来到老百姓中间。路边的乡亲见到侯希贵,忙抽来几把椅子,与他围坐着扯白话,有了年纪的大爷象是见到老朋友一般,上前与他拍肩握手,起身离开时,侯希贵从裤袋里掏出一百元塞在椅子上,类似的情形不知已发生过多少次了,他转身离去时,甚至没来得及接受别人说声“谢谢”。
主持人:为什么,想把一百块钱放在椅子上呢?
侯希贵:农民吗?我也是说,又这么客气,是不是,我也不好意思,是不是,这就好象是表达一种心意,我也不准备让她看到,这就朝那(椅子)塞在那儿,哪知你们拍下来了,我都不知道,我刚不看我都不知道。
主持人:也有个这样的说法,说你吃一碗米粉,明明只要三块钱,你就给三百,坐一趟的士,明明只要十块钱,反正就是说侯希贵给钱不给零的,只给整的,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侯希贵:人家搞这个钱太不容易了。就是我侯希贵有点钱,我就给你多给点,无所谓,(我看到他们)累得要死,站在那儿,火又烤,下碗面是不容易的,我也是这个心理,没有什么别的,为什么给开车的,为什么呢?他们也很辛苦,我也不是图个别的什么,我扔上去,把钱丢在那里,就走了。
主持人:我听说的士司机都不要你的钱,对不对。
侯希贵:有两次,这个和曾警司来了一次,就丢了钱,给了一百块钱,我说我下车了,我给了一百块钱给司机,哎呀,那侯大师,你这个钱我不敢要,要不得,要了你这个钱上天不容,你为湖南人民做了这么多好事,给湖南给八千多万,我们好意思要吗?不要不要,丢过去。管你要不要,我也丢了。
主持人:今天侯先生的秘书刘少鹏先生也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他和侯先生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做侯先生的秘书也有十多年了。对侯希贵先生应该是非常地了解,那不知道在你心目中侯先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刘少鹏:我跟侯先生做秘书已经十多年了,从侯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一次侯老板把钱送到湖南以后,回到珠海,他说少鹏,湖南哪个地方水灾最严重,当时是安乡吧,对不对,安造垸,很厉害,是吗。他说那这样吧,我想办法凑点物资,送回湖南去,我自己送去看一下,那时候老板讲得好,那次侯老板送了三十万的物资,搞了车队,和这个民政厅的车一起到安乡,当侯老板一站到安乡以后,把东西送了以后,安乡的父老乡亲都认识侯先生,当时看到侯先生来了以后,都把他围住,那亲切得不得了,侯老板一站在堤上看到那一片那么大的水啊,那么多的房屋淹在水里,一些小孩站在那个堤上面,侯老板想讲两句话,讲不出来,现场的记者要他讲两句,他拿起话简一讲,他就哭起来了,他再也讲不下去了,一句话,他说我不讲了,你们有什么需要就跟我秘书讲,他一下去就到车子里面去了,所以,他那种感情,象侯先生这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确实少,这个你们可以回顾一下,也可以在当地侯先生捐款的情况了解一下,侯先生所捐的几千万,从来没有找国家要过一寸土地,一个招工指标,没有自己搞过一次特殊待遇,没有,吃点饭热闹一下,把嘴巴一抹,就走掉了。
主持人:是这样的吗?
侯希贵:是呀。
刘少鹏:这个是绝对的。
主持人:那现在去常德或者是在汉寿剧团,年长的一些几乎都是侯先生的师兄弟,那他们对侯先生的印象是颇深的,一起来看看他们对侯先生的说法。[实况常德汉剧团彭家贵]在那时(六十年代)情况下,吃白米饭那么好的条件都不容易,当时有限制,我们就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剩一口给我,我剩一个给你。希贵在这方面是经常性的,有时给别人买根油条哪,自己吃馒头稀饭时,自己只吃一个,给别人一个,虽然是小事,但可以看出这个人从小品质蛮好。
主持人:那刚才你看了这个短片,这个人你认识吗?
侯希贵:认识,是我的大师兄。
主持人:大师兄,他叫什么名字呢?
侯希贵:他叫彭家贵,(彭家贵,)(剧团)团长。[实况常德汉剧团曹代杰]他是个爱玩的,爱好动的,你要他坐下来,安安静静坐不下的。[实况常德汉剧团演员]他的爸爸叫“野马”,给他起的“野牛”。
主持人:你爸爸是“野马”,你是“野牛”。
侯希贵:那是诨名,剧团里起的诨名。
主持人:你们有一次到哪儿看黄梅戏,是个什么事?
侯希贵:下放,我是当演员出身的,我说那里有黄梅戏,去呀,太远了,有十六里路,哎呀,去吧,因为我是干这行的,要看看人家的水平,十六里算什么,不到黄河心不干,去去,办一个事就要办好,就这样去了。
主持人:这次去常德采访,我们的编导还在餐桌上面再见到了你当时下放时的同伴,那他也有一个对你的评价,一起来看看。
[实况桃源三叉港村民周克炎]他每次到常德,到桃源,都要接我们几位代表来吃饭,玩玩,他的意思是要我们看好,吃好,玩好。当时还只有十八九岁,我只比他小两岁,他到我们村的时候,刚一下放,他把东西放了以后,他叫我们年轻人到一块玩,他好象(跟我们)好多年没见到了,一见如故,这个样子一见到我们,同我们天南海北,满处的话,他同我们讲。
主持人:那好象到现在你和这些乡亲,这些同伴也没有一个距离感,非常亲近,经常有走往,对不对。
侯希贵:有走往。
主持人:侯先生应该是一个,就是说是到处有家,那么他是一个四海为家的这样的人,走动的地方特别多,肯定你会说的方言也特别多,各个地方,刚刚我听到你说北京话,特别地道,是吗? 侯希贵:是。谁说不是,哪儿人,我北京人。谁说不是,你看这儿有人没人。
主持人:我知道你长沙话说得也特别好,能不能用长沙话给我们的观众说点什么?
侯希贵:我是长沙人,怎么不会讲长沙话?我祝福我们湖南的父老乡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祝大家祝我们湖南人民发大财。
主持人:好,那今天我们是请来了侯希贵先生到我们的《湖南名人本色》,那也非常感谢他的到来,同时我们也要谢谢他给我们的湖南人民带来的这么多的贡献和捐助,好了,我们这期的《湖南名人本色》到这就结束了.
国内比较牛的 修行人 - 侯希贵,媒体报道了很多次侯希贵(1946 - ) ,全国政协委员,慈善家。 湖南省汉寿县人,1946年8月出生于汉寿县一个梨园武生世家。其父是县汉剧团著名武生演员。6岁承父教,学艺演戏。先后在湖北公安、贵州铜仁、湖南汉寿、常德、慈利、桃源、等地跟班演出。1965年,桃源汉剧团精简人员,随全家下放桃源陬市三叉港公社长堤大队从事农业生产,亦参加文艺宣传队的演出活动。1968年,桃源汉剧团解散,全家生活无着落,随父母迁回原籍汉寿县从事农业生产劳动。1972年远走他乡,出外谋生。曾在贵州铜仁剧团、萍乡杂技团、攸县花鼓剧团演出。1976年定居长沙。 1987年,南下广东,先后任深圳宝安布吉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副局长。他身怀绝技,武艺高强,不仅在大陆广为人知,而且在台湾、香港、澳门也有名气。国家副主席王震、元帅徐向前、中顾委常委余秋里、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等先后接见了他。溥杰为他题词:“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将相登寿域,四化共先鞭。”人誉为“江南一绝”。香港首富李嘉诚、世界船王包玉刚、电影事业家邵逸夫及许多文体明星对他十分崇拜。 1991年定居香港,任德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希贵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长。他多次率领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回家乡捐款,支援家乡经济建设。1991年11月至1992年4月,先后为汉寿、常德、桃源、攸县等地捐款561万元,用于建立汉寿一中、攸县一中教育奖励基金会等,发展桃花源旅游事业,振兴家乡戏剧事业,并任省湘剧院名誉院长。还为湖南希望工程捐款60万元。1995年7月,湖南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他一时筹集不到巨款,连忙变卖房产,捐献了50万元赈灾款。1996年,省八运会在常德市举行,又捐款100万元。1997年,湖南省建立毛泽东文学院,他捐款100万元,并深情地说:毛主席是我一生最敬佩的人,我当然要尽一份心意。1998年7月,洞庭湖区又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捐献赈灾款物130万元。2000年9月,他为修建桃源漳江公路捐资230万元。10多年来,他在湖南等省捐款捐物数千万元,以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传统品德和爱国爱乡的实际行动成为闻名的慈善家。1998年3月,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中国》画报、台湾《艺文志》杂志、香港亚洲电视台均介绍了他的事迹,还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